(一)专业定位
面向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培养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专业知识,具备分析、诊断和解决组织中专业综合性问题的能力,具有航天品质的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。建成在行业有一定影响力、区内领先的一流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。
(二)历史沿革
本专业39年的发展历程,大致分为三个阶段:初创期(1982—1985),1982年设立劳动定额专业,1985年改建为劳动人事管理专业;探索期(1985—2012),改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,建成国家精品课程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。发展期(2012至今),开展国际合作,打造区级一流课程和硕士点建设立项单位。(见图1)
(三)特色优势
1. 行业特色:传承航天基因,锻造航天品质
本专业源于国家航天事业对劳动管理人才的需要。贴合行业需要,传承航天基因,培养学生航天品质。
2. 专业特色:融合工管优势,培养应用人才
以新文科的教学理念为指引,管理学与工学相融合,发挥学校工科优势和航天行业资源,打造航天课程模块+工学基础课程模块+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人才培养体系。
3. 专业优势:依照“金课”标准,打造专业优势
本专业拥有1门国家精品课程,1门自治区级一流课本科课程,2门校级重点课程,1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,1门产教融合课程,5个校内实训室,12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。
(一)主要举措
1. 航天精神铸魂,航天文化育人,培养学生的航天品质
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学校制定了“航天品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”,建设了“航天品质培养中心”,出台了《大学生航天品质培育实施方案》。(见图2)
2. 以OBE理念为指引,推进新文科建设,持续构建工管结合人才培养方案
遵循OBE 教育理念,深度融合新文科,依据行业需要和学校工学优势教学资源,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打破常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在原有课程群的基础上,补充航天知识和素质要求,工学基础知识和能力,构建“航天课程模块+工学基础课程模块+人力资源管理模块”三模块的课程体系(见图3)。
3. 改革专业教学实施过程,实现教学平台穿插,资源四方协同
以航天育人平台为主线,分年级,分模块贯穿于课程教学平台、实践教育平台,交错推进课程教学过程。工学基础课程模块和人力资源课程模块通过课程教学平台、实践教育平台循序推进,锤炼学生“工学基础”和“人力资源管理技能”。通过校企协同、院系协同、学科协同、教师协同、推进专业教学。
4. 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,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
以学生为中心,以课程为抓手,用MOOC、微课、翻转课堂等改造传统课堂,着力打造五类“金课”。课程中积极融入“课程思政” 元素,将专业知识与行业发展、学术前沿、管理伦理和职业发展等相结合,培养学生家国情怀、创新精神、职业道德和航天品质,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作用。依托平台优势,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,实行三位一体的评价机制。
(二)成效
1. 人才培养紧密对接国家和行业新需求
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对接国家和行业新需求,本专业百利宫人才培养方面的区级教课题立项13项,2019年获批校级特色专业,2020年获批校级产教融合示范专业,2021年获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2022年在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中被评为“四星”专业,2023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(应用型)中被评为5星,A+,位列第11名。
2. 教师团队获批多项教学、科研项目和教学成果奖
教师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;自治区级教改项目10余项;广西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,二等奖1项,三等奖1项。
3. 建成一系列教学改革的精品课程资源
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,自治区五类“金课”1门,出版教材4部,多门核心课程通过智慧树、微助教、雨课堂等网络平台建设在线课程。
张一纯,教授、高级经济师。在企业工作11年。武汉理工大学、桂林电子科技大学、广西大学硕士生导师。中国劳动学会理事,广西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,广西重点培育学科——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负责人。现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。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,参与多项国家自科、社科基金项目,完成对国家标准修订预研项目“《工作抽样方法》标准研究”和2项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。曾担任全国劳动定额师资培训、机械、电子、船舶、煤炭行业培训主讲。合作的大型企业包括:中国航天科工集团、中国能源集团、中国中车、长安工业集团、西门子等。获得广西教学成果奖一等奖、二等奖各一项。作为第一作者或独著发表论文20余篇,其中被EI、ISTP收录4篇,CSSCI期刊5篇,核心期刊11篇。
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研讨
本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与技能大赛获一等奖
学生开展模拟招聘活动
学生开展模拟仲裁庭实训
最新动态